我国的冷链物流起步比较晚,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。我国冷链物流要想追上发达国家的步伐,不是件容易的事,要知道起码还有三座大山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前行之路。
第一,冷库分布不均。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已占到全国冷库总容量近46%,其中山东、上海、江苏发展速度较快,冷库容量居前列。照这么看,冷库分布存在不均衡的状况,有可能某些地区没有建设冷库,导致该地区消费者无法享受冷链的服务。
第二,冷链投入成本高。冷链物流不仅仅是单纯制冷,还要适当的保持恒温状态,必然其成本比常温物流运输要高。而冷链物流成本不是单一的物流成本,还需考虑到产品质量源头的产品成本,以及因物流服务质量不同而产生的货损、货差等综合成本。
我国果蔬产地的内陆各省市市场冷库容量比较低,造成冷链物流在生产源头缺乏预冷,产生源头“断链”。如果果蔬运输在源头“断链”了,那么运送到目的地时果蔬的质量就可能得不到保障,导致果蔬的运输成本提高了。
北京华海通达物流公司经理表示从冷链物流的产业链来看,中下游的冷链仓储和流通环节都能加大冷链运输的成本。冷库建设和运营的成本都居高不下,万吨级冷库建设成本预算高达4210万元,年运营成本预算高达1404万元。可以说,冷链物流的综合成本还是很大的。有数据显示,我国常温物流运输的利润率为10%,冷链物流运输的利润率仅有8%。而这并不高的利润率,更是对降低冷链物流的高额成本这一现象并没有起很大的改善作用。
第三,冷链物流人才资源短缺。要知道,冷链物流对技术的专业性要求是很高的,包括冷链运输设备以及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的建设等,这些都是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完成的。全国每年有20万的物流专业院校毕业生,但是每年新增的物流岗位却有130万之多,尤其是冷链物流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这方面岗位的需求。
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太快,专业人才非常紧缺,而我国很少有相关院校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冷链物流人才,企业用人更多只能从基础培养,时间太长,从而造成冷链物流人才断档。换句话说,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速度与物流业发展速度并不匹配,从而限制了冷链物流的发展进度。
本文来源互联网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更多有关优质物流运输服务、全国冷链配送、知识、技巧等资讯,请您搜索关注“华海通达”(CL-1039)微信公众号。
标签: 所有标签 北京冷藏物流 冷链物流 冷藏运输 冷藏仓储 北京华海通达物流公司